自來水廠次氯酸鈉發生器設備的應用與管理
自來水廠次氯酸鈉發生器設備的應用與管理
消毒是自來水廠水質安全保障的關鍵環節,次氯酸鈉發生器因具有“現場制備、安全便捷、消毒高效”的特點,成為替代傳統液氯消毒的主流設備之一。該設備通過電解食鹽水生成次氯酸鈉溶液,直接用于自來水消毒,能有效殺滅水中病原微生物,同時避免液氯運輸和儲存的安全風險,適配不同規模自來水廠的消毒需求。
一、設備工作原理與核心優勢

次氯酸鈉發生器主要由電解槽、整流電源、鹽水制備系統、投加系統組成。其工作原理是將食鹽溶解制成一定濃度的鹽水,通入電解槽后,在直流電場作用下,食鹽水中的氯化鈉分解為次氯酸鈉、氫氣和氫氧化鈉,生成的次氯酸鈉溶液經投加系統精準注入待消毒水體,通過次氯酸的強氧化性破壞微生物細胞結構,實現殺菌消毒。
相比傳統消毒方式,其核心優勢顯著:一是安全系數高,無需儲存和運輸劇毒液氯,現場制備即產即用,避免泄漏風險;二是操作簡便,設備自動化程度高,可通過PLC控制系統實現鹽水制備、電解、投加全流程自動運行,減少人工干預;三是消毒效果穩定,次氯酸鈉溶液殺菌譜廣,對細菌、病毒、藻類等均有良好殺滅效果,且余氯持續時間長,能保障管網末梢水質安全;四是環境友好,產物無殘留毒性,不會產生過多消毒副產物,符合環保要求。
二、設備選型與工藝適配
自來水廠選型需結合處理規模和水質特點:小型水廠(日供水量萬噸級以下)可選用一體化次氯酸鈉發生器,設備集成度高,占地小,安裝調試簡單;中型水廠(日供水量萬噸至十萬噸級)推薦模塊化次氯酸鈉發生器,可根據水量變化靈活調整運行模塊,滿足不同時段消毒需求;大型水廠可采用多臺并聯運行方式,提升設備運行冗余,確保消毒不間斷。
工藝適配方面,次氯酸鈉溶液投加點通常設置在沉淀池后、濾池前或濾池后,具體需根據水廠工藝流程確定。若原水有機物含量較高,可采用“預消毒+后消毒”雙重投加模式,預消毒控制藻類生長,后消毒保障出廠水余氯達標。投加系統需配備精準計量泵,根據水質變化實時調整投加量,確保出水余氯穩定在國家標準范圍內。
三、運行管理與維護要點
日常運行需做好以下工作:一是原料管理,選用符合標準的工業鹽,定期清理鹽水箱內雜質,避免堵塞電解槽;二是設備巡檢,每日檢查電解槽電壓、電流、溫度等參數,確保運行穩定,查看投加管路有無泄漏,計量泵運行是否正常;三是定期維護,每月清洗電解槽極板,去除結垢,延長極板使用壽命;每季度校驗余氯在線監測儀,保證數據準確;每年對設備電氣系統進行全面檢修,排除安全隱患。

山東中泰環保提供不同規格次氯酸鈉發生器及配套消毒方案,設備采用耐腐蝕極板和智能控制系統,適配自來水廠長期穩定運行需求。如有設備選型或運維問題,歡迎咨詢,為您提供專業的自來水消毒解決方案。





